商业信誉服务认证
2018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8]190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商业信誉问题频发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受到美国政府巨额处罚的事件在经过中美双方多轮交涉后,终于接近最后的解决阶段。从与美方签署的协议内容来看,巨额罚款,董事会和管理层调整、接受美方的随时监管等,中兴所付出的代价可谓相当沉重惨痛。导致中兴陷入危机的核心即商业信誉问题。
该公司因为受到商业利益驱使,不惜涉险破坏与美方合作的基本规则,受到了商业交易规则与法律法规的惩罚。所以,客观来讲,这是一家跨国企业因为违背契约精神而必须买的单,因为对法律法规的轻视而必须承受的后果。进一步说,是一件典型的因为企业失信造成国家利益受损的案例。
跨国企业能出现这种商业信誉的重大失误,小微企业更不足奇。在互联网上随意搜索"企业失信"关键词,能搜到数万条由地方政府、工商部门发布的"企业失信案例"。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目前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达11477706 例。
二、全社会呼唤构建商业信誉体系
从政府层面到社会普遍关注"诚信",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需完善,早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国际品牌和声誉"。
从产品造假、服务造假、财务造假到侵犯知识产权,从消费透支到欠债不还,从民众跨国购物到社会缺乏安全感,失信问题正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际形象损失。而截至2018年3月,我国尚无一套完整的对企业进行商业信誉评价的系统,也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机构开展权威公正的商业信誉认证评价。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
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8第190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信用服务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发展离不开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的大发展。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有利于利用信用服务机构的人员、技术、服务优势,促进政府和市场共建共创、共享共用、互利互赢,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大合力。"
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商业信誉认证启动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主体的重要性上来看,顺序依次是:政府-企业-组织-个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即"信用"和"声誉"两大部分。但一直以来,商业信誉都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细则可供操作,某些商(协)会或某些民间组织也曾试图进行企业信用评价,并颁发了一大批信用证书,但整体看来都是没有标准,评价方式也未制定规范,缺少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牵头起草了《商业信誉认证规范》、《商业信誉评价体系》标准等商业信誉认证评价的标准,相关标准将对企业的商业信誉评价分为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根据独立、公正、客观、专业的原则进行第三方认证,根据企业最终得分,判定其商业信誉级别为二星级至五星级不等。
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褚峻介绍,商业信誉认证的相关标准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也属先例。该标准的表现出四点优势价值:一是对"商业信誉"、"社会影响"等关键词进行了重新定义;二是制定评价基本要求,对具有失信情况的不予以评价,这从根本上界定了诚信企业与非诚信企业;三是采用评分制,细则明确,可操作性强,评价出的结果更加直观、客观;四是首创考核企业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先河,把是否重视创新发展纳入企业诚信系统。
据《商业信誉评价体系》、《商业信誉认证规范》等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杨谨蜚介绍,从产品、服务、顾客、资信等诸方面进行细致考察,是体现企业信誉的关键所在,对此该中心已研发制定了完善的细则和流程,确保商业信誉认证工作公正、公开、权威、可靠。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介绍,《商业信誉评价体系》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企业界无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的混乱局面。而作为标准起草方,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的第三方认证工作也随之启动。商业信誉认证工作是众多诚信企业期盼的一件大事,相信会有一批企业通过商业信誉认证来确立自己的市场优势和领先地位。而按照国际通行的准则,用第三方认证对商业信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是有效方式,也能获得国际互认。